10月24日,我校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开展交流座谈会。会议由我校副校长张云霞主持。

我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陈颖介绍了学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,累计培养7万名毕业生,在自然资源行业服务领域成效显著。她表示,目前学校正推进省级 “双高” 建设,锚定 “十五五” 升本目标,以地矿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品牌,通过现代学徒制、“双元” 育人等模式深化产教融合。同时,陈颖指出学校存在学生信息素养不足、沟通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,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明确合作方向,在人才培养、产教融合及服务“一带一路” 等领域深化合作。

新疆地质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(厅长级)孙新春表示,双方在 “三光荣”“四特别” 地质精神方面一脉相承,合作基础扎实。当前新疆地质事业快速发展,但人才缺口显著,亟需新鲜血液补充,特别是技能型应用人才。他建议双方深化校企合作,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及科研合作,强化人工智能找矿技术人才储备。

新疆地质研究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、二级巡视员李凤明从生产一线视角指出,新疆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基地,近期在富油煤、锂矿等领域取得突破,但行业面临成矿理论更新、数字技术应用等挑战,希望学校加强学生数字集成能力培养,输送能吃苦、留得住、扎根一线的人才。
会上,围绕地球科学领域,立足双方的优势,就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、产学研等合作深入开展交流。

此次座谈会为新疆地质局与我校搭建了深度合作的桥梁,未来双方将在人才供需对接、科研联合攻关、服务国家 “一带一路” 战略等领域持续发力,共促地学领域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。

新疆地质局所属事业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,我校招生就业处、资源环境学院、建筑工程学院、国土空间信息学院、校企合作管理中心等学院、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