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金秋溢彩,师道传承。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我校迎来了一批怀揣理想、精神焕发的新教师。他们以青春为笔、以热忱为墨,正式书写教书育人的新篇章。在此,我们特别刊发新教师代表入职感言,聆听他们从教的初心与思考,感受他们投身职业教育事业的坚定与温度。愿每一位新教师在学校的广阔平台上,以匠心和热爱,践行“立德树人”使命,与学校共奋进、与时代同成长,共同谱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!
秉“崇实笃行”底色,传“国土育人”薪火。从初遇校园时的直观震撼,到培训中对学校精神的深度认知,再到课堂上与学生的真实互动,每一个阶段的所思所感都相互交织,让我对“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教师”这一身份有了愈发清晰且厚重的理解,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“三尺讲台育桃李,一支粉笔写春秋”的意义所在。我想做这样的老师:做学生“地质梦”的点燃者,把云南的滇池水文、丽江冰川、普洱茶园生态这些“家门口的案例”搬进课堂,让知识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,而是学生能触摸到的家乡;做“质朴师德”的践行者,从每一件小事做起,真正做到“言为士则,行为世范”;做“服务国土”的同行者,不仅继续扎根云南地质研究,也积极引领学生走进野外:去测一次家乡的地下水,去画一张村庄的地质图,让他们在实践中“守正创新、面向未来”。
——资源环境学院 袁放
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成长的“引路人”,更应是学科理念的“传播者”。未来工作中,我会从三个方面全力以赴。以学为先,做专业领域的“同行者”:主动学习资源环境相关学科知识,理解同学们的专业困惑,用更贴近专业的视角为大家提供学业指导,助力大家将“守护绿水青山”的理想融入学习实践。以爱为基,做成长路上的“倾听者”:始终把同学们的需求放在首位,无论是生活难题、心理困扰,还是职业规划迷茫,我都会耐心倾听、积极回应,成为大家可以信赖的“暖心人”。以责为要,做价值引领的“践行者”:结合学院特色,引导同学们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生态环保事业结合,鼓励大家在实践中践行绿色理念,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“生态守护者”。
——资源环境学院 周尧
道路千里,跬步伊始。成为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教师,是机遇,也是挑战,我会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作为行为示范,争做新时代“四有”教师,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,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我也会始终牢记“明德尚能,学以致用”的校训,坚持“以服务求支持,以创新求发展”的初心使命,深化“励志成才”“匠心筑梦”“爱心奉献”三大文化内涵,通过厚植文化底蕴、精湛一技之长、铸造工匠精神,为培养一大批“心中有爱、眼里有人、肚中有货、手中有艺”的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而持续奋斗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!
——教务处 李佳音
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园又步入校园的新教师,我对教育事业始终怀揣敬畏与热情。阳宗海校区的湖光山色、机电工程学院的严谨务实、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的时代使命感,无一不让我对未来的教学生涯充满期待。在未来的教学中,我希望能通过案例教学、虚拟仿真实训,以及校企合作项目,让学生真正理解消防技术的价值所在——它不仅是图纸上的线条、代码中的算法,更是守护千家万户的坚实防线。教师节将至,我对“教师”二字的分量有了更深的体会。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心灵的唤醒和人格的塑造。我将以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要求自己,不断深耕专业领域,同时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,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,帮助他们成为既有扎实技能又有社会责任感的技术人才。
——机电工程学院 白磊